7月30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由海关总署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在发布会上介绍,守国门、促发展是海关工作的总指引。
守国门,就是牢牢守护国门安全底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各级海关严守口岸卫生检疫第一道防线、严把进口食品商品检验关。上半年,全国海关共检出各类传染病2.9万例,检出不合格食品商品3万余批,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3.7万种次。此外,全国海关共监管进出口货物27.3亿吨,征收税款1.05万亿元,立案侦办走私违法犯罪案件3000余起,案值540余亿元。
视觉中国
促发展,就是不断改革完善海关监管制度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智慧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年均增长1.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年进出口总额。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目前外贸企业数量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汽车、集成电路、锂电池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2023年出口较2012年分别增长7.3倍、1.8倍、15.2倍。
同时,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将不断完善有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的海关监管制度,目前,海关总署正在研究推广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模式。
下半年外贸面临不少挑战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出口增速超过市场预期。支撑我国进出口高速增长的动能有哪些?面对红海危机等风险因素,下半年我国外贸能否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上半年我国外贸规模创下了新高,经营主体活力充足,传统动能优势稳固,新动能也不断涌现,外贸持续向好基础扎实。他介绍,外贸实现较快增长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宏观政策加力推进,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稳定增长,消费需求持续恢复,这些为外贸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外部需求边际改善,也利好企业抓订单、拓市场。全球经济、贸易等多方面数据也都反映了这一点,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的最新预测,都上调了2024年全球增长预期,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货物贸易晴雨表也连续两个季度位于荣枯线上。
此外,我国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激发外贸新动能,为全球提供了创新优质的产品。
谈及外贸下一步走势,吕大良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地缘政治风险也较高,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全球产供链造成的干扰也逐步显现,红海危机等导致的航运堵塞、运费上涨,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下半年外贸保持增长还面临不少挑战。
为此,海关总署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落实好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推动拓展中间品贸易,助力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扩大进口,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着力巩固外贸向好态势。同时也将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加强数据监测分析,做好新一轮通关政策储备和供给,助力企业减负降本,全力服务外贸质升量稳。
上半年跨境电商表现亮眼
跨境电商是近年来经济领域的“热词”,已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下一步,海关还将会有哪些举措来助力跨境电商发展?
对此吕大良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完善拓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清单,不断创新跨境电商通关监管等,推动了我国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
据海关统计,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较2018年增长了1.2倍;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进出口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给海关监管服务带来了全新挑战。现在海关每年监管的跨境电商、跨境邮件快件包裹量达70多亿件,平均每天有2000万件左右。
对此,各级海关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开发应用跨境电商通关服务系统,着力提升跨境电商通关效率。同时,也采取切实措施,确保通得快、管得住。
“比如,我们开展了跨境电商进口食品风险监测、消费品抽样监测行动,开展跨境电商寄递‘异宠’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等,保障了跨境电商商品质量安全,也防范违禁品入境。”吕大良说。
下一步,海关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有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的海关监管制度。目前,海关总署正在研究推广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模式,以及扩大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范围等措施。此外,还将不断优化完善海关跨境电商通关服务系统功能股票配资公司,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和企业“买全球、卖全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