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债券融资难困局究竟困在何处

发布日期:2024-03-18 14:33    点击次数:93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要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相比于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高比重,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中的融资难度依然较大。据万得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末,存续民营企业债券总额为22690.96亿元,占存续债券总额的比重仅为5.04%;今年1~6月份,民营企业债券发行金额为4356.97亿元,占全部债券已发行金额的比重仅为1.27%。民营企业债券净融资额自2021年起持续为负,债券市场融资渠道不畅,加剧了民营企业融资难与资金来源不稳定的困局,不利于发挥多层次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

  民企债券融资面临困境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推出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具体举措。为促落实,相关部门陆续部署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安排。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通知》的出台,体现出国家对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持续关注。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债务融资业务线联席负责人陈智罡表示,债券融资作为社会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政策举措陆续出台,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和持续性。然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面临的诸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仍亟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破局是系统性工程,难以一蹴而就。要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还需营造更加公开公平的融资环境、完善的违约债券处置机制等,推动民营企业债券扩容增量。

  据了解,得益于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总体较为宽裕的市场流动性,2005~2016年,民营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持续增长,并于2016年达到净融资额高点。然而,随着民营企业债券违约事件的增多,2017年起民营企业年均债券净融资规模和债券存续规模增速迅速下降。据万得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1~6月份,民营企业债券净融资额分别为-2592.61亿元、-2284.86亿元和-879.41亿元,民营企业债券持续维持净偿还态势。此外,除发债规模缩减外,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债主体数量也呈现逐年递减趋势。2015年,发债的民营企业有442家,到今年,仍活跃在债券一级市场的民营企业只剩下248家,并且其中部分企业发行的是资产支持证券和可转债,民营企业的纯信用债发行有限。

  在陈智罡看来,当前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从供给端来看,民营企业客观条件制约市场认可度;从需求端来看,投资机构避险情绪阻碍发行。

  陈智罡认为,民营企业多处于国民经济产业链中下游,且所处行业竞争相对激烈,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采取更激进的商业模式,企业投资行为短期化,容易受到市场变化及宏观政策变动的影响。同时,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规模总体偏小、股东背景偏弱、可抵质押资产偏少,造成民营企业市场接受度较低,融资成本普遍偏高。同时,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主要为银行、公募基金、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类机构等金融机构,通常将风险防范和产品流动性放在首位。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策略同向化特点显著。2017年以来,民营企业债券频频违约更是加剧了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担忧。投资机构会因民营企业债券存在的种种问题,仅对少量优质民营企业债券进行入库投资,导致非头部民营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债券市场。民营企业信用债投资面临债券收益率、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不可兼得的窘境。

  民企债券融资方式流程不断拓展优化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主管部门、中介机构等积极响应民营企业日益上升的直接融资诉求,多措并举,通过债券业务创新和提供信用保护工具等方式,努力尝试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在创新信用债券方面,主管部门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多种创新信用债券,陆续推出科创债券、集合债券、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供应链资产支持证券(ABS)等创新债券品种,助力民营企业获得融资支持。

  在信用衍生工具方面,推出的信用保护工具呈现多样化趋势,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信用联结票据(CLN)等凭证类信用缓释工具及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信用违约互换(CDS)等合约类信用缓释工具。目前,CRMW已成为民营企业信用保护工具的主力品种,近年来规模整体保持增长趋势,CDS比重也正稳步提高。整体来看,民营企业信用保护工具稳定发展,“债券/ABS发行+信用保护工具创设”的方案正逐步成为帮助民营企业提升融资能力的有效方式。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债券注册与发行的流程亦不断优化。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试行并扩大“常发行计划”试点企业范围,增加民营企业承销指标权重,鼓励现券做市商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做市。在交易所市场,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民营企业被纳入政策扶持范围。沪深交易所将债券纳入公司债券基准做市品种,鼓励做市商持续提供二级交易流动性支持,深度促进民营企业融资便利性。此外,陈智罡提出审核方式由核准制变更为注册制,打破了核准制下发债的限制,发行条件的进一步放松和发行窗口的更灵活选择显著提升了债券申报发行效率。分类监管机制的完善增强了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融资可得性,有效突破民营企业融资瓶颈。

  有效配置资源改善民企市场融资基础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有所优化,但业内也有声音提出,考虑到民营企业在经济波动环境下,更容易受到市场冲击影响,且短时间内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难以调整,预计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难以完全得到转变。

  对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民企债券市场融资困境的成因众多,需要多方施策、久久为功。”就短期而言,激活债券市场支持民企融资方面有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剥离主体信用和资产信用,鼓励民企多做资产证券化融资,将民企自身主体信用和资产分离,增强资产信用以盘活存量资产,缓解资金周转流动性压力;二是引入外部信用,适当降低担保民企信用融资的资质要求;三是鼓励多发行带有转股条款的类信用产品,避免主体信用不稳带来的缩表。就中期而言,需要丰富市场参与主体,建设多层次、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债券市场。就长期而言,需要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投资者保护和落实资本中介责任,以培育健康高效的债券市场,充分发挥融资功能,有效配置资源,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Powered by 财盛证券炒股股票平台_在线炒股_实盘配资开户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站群 © 2013-2021 365建站器 版权所有